第二十章 唯一能做的-《小生意》
            
            
            
                
    第(2/3)页
    最后连仓库的保安为了一遍。
    确定那家大厂是真的没有钱。
    但斐国琛有没有办就这么回去。
    为了生计,也为了工友们对自己的信任。
    于是他就去找当时和他签合约的厂长商量,问能不能把仓库里面那批的胶木粉给他抵充货款。
    那批胶木粉堆积了很久,一直也没有用。
    对于这个国营厂子来说,其实是有些多余的。
    在仓库保安眼里,都算作是垃圾。
    厂长本来也不是故意欠账,听斐国琛说愿意以物抵债,就满口答应。
    胶木粉对于炼铜和造锁来说,是毫无用处的。
    但是,那个时候塑料还没有得到广泛运用。
    胶木不渗水、不变形、易加工的特点,加上还有绝缘的属性,就成了刚刚兴起的电器工业的的最佳材料。
    斐国琛当时还只能算个作坊的那个厂旁边就有好几家是做电闸和电灯开关的。
    斐国琛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试着把这匹胶木粉卖给做电器的工厂。
    这一卖,就直接卖出了原始合同两倍的价格。
    欢天喜地的给工人发了拖欠已久的工钱外加一个额外的大红包。
    又欢天喜地地过了一个猪肉管饱的年。
    那时候,斐国琛才初入商场,加上欠款的事情,最后被他解决还也挺完美,就天真地以为,上一次的拖欠账款,只是一个特殊现象。
    第二年,斐国琛就直接办起了自己的工厂。
    然后,很幸运地,又接到了第二个大单。
    合同金额直接从第一次的十万变成了二十万。
    等他把货运过去了,对方就又说自己没钱。
    这一次,厂长都开始对他避而不见。
    搞得斐国琛就只能整天在财务室守着。
    一开始,财务室的人都很讨厌他。
    谁会喜欢一个天天上门催债的在自己的办公室坐着。
    斐国琛见到厌弃的眼神,就当是没有看到。
    他慢慢观察,发现这个厂的财务室,全都是刚刚怀孕或者家里有小孩的。
    就托人从上海买了好多大白兔奶糖回来。
    哪个财务看他不爽,他就送给哪个。
    最后,把所有的财务都送了一个遍,就差直接和财务打成一片。
    在那个吃顿肉都还算是大事的年代,大白兔奶糖自然也是稀有美食。
    最后的最后,连财务主管都被小小的大白兔奶糖给收买了,见到斐国琛就说她女儿特别喜欢吃,还开玩笑说,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斐国琛。
    第二个订单的这个厂,斐国琛签约之前,就做过调查。
    这个厂的销量很好,不存在入不敷出的可能。
    只不过,他们也被很多人拖欠货款。
    等到钱来了,先打给谁,后打给谁,就到了财务主管的权责范围。
    没过多久,那个厂子到了一笔款,财务主管和谁也没有说,就第一时间通知斐国琛,让他去找厂长。
    厂长以为厂里没钱,就豪气干云地说,只要财务那里能放款,就先紧着斐国琛的还。
    然后,斐国琛又一次漂亮地完成了收账任务。
    头两个订单,钱最后虽然都要到了。
    但每次要得都很不容易。
    明明是人家欠你钱,你还得要求着人家、哄着人家。
    生产的困难和要账比起来,根本就不值一提。
    这样的生活不是斐国琛想要的。
    他压根就没有时间再专研技术。
    这也是为什么,斐国琛明明自己就是技术大拿,还要专门找个总工。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土耳其锁厂成立的第三年。
    伊斯梅尔在销售上,是一把好手。
    三年的时间,不仅铺开了市场,还做到了供不应求。
    买家们纷纷全款预定。
    与之相对应的,是违约成本也提高了好几倍。
    国内的那些订单,原本就没有给定金,或者给的很少。
    做与不做,损失都不会太大。
    韩女士连夜算了好多笔账。
    土耳其锁厂签出去的这一部分预付全款的订单,如果最后不能按时交付。
    损失将会是非常伤筋动骨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