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蠢如豚犬-《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2/3)页
    桓冲扶稳了桓熙,宽慰道。
    桓熙摇摇头,说道:
    “叔父所言,侄儿都懂,怎奈朝中纷纭,唯恐节外生枝。”
    桓冲见他坚持,也不再劝说,二人经过一路的颠簸,清晨出发,也终于在午后抵达了东晋都城建康。
    建康是东吴、东晋两朝京师,南拥秦淮、北倚后湖、西临长江,为形胜之地,守卫坚固。
    马车驶入建康,两侧皆是繁荣景象,只是桓熙早已在原主的记忆中领略过这座城市的繁华,倒也不甚出奇。
    毕竟再怎么样,论及繁华,也比不过后世的商业街。
    城中贵族大多聚居在两处区域,一处是城北青溪,另一处则是城南秦淮河沿岸。
    其中城北清溪以江南本土士族为主,而南渡的北方士族,则分布在秦淮河附近的里巷,譬如王、谢所居住的乌衣巷,就是位于秦淮河北岸。
    青溪又名东渠,连通城北堑潮沟,以泄玄武湖水,南入秦淮。
    何充出自庐江何氏,世居青溪,桓熙与桓冲此行,便是要去拜谒这位辅政大臣。
    二人抵达何府,时候尚早,何充尚在台城当值,桓冲递过拜帖,管事解释过后,提议道:
    “二位公子远道而来,不如先找处地方歇脚,等我家主人回府,我必为二位转达。”
    桓冲本想答应,却感觉到桓熙拉了一下他的袖口,低头看去,桓熙以手指地,桓冲了然,改口道:
    “无妨,我等就在府外等候何相。”
    在管事走后,桓冲疑惑道:
    “此时天色尚早,你我何不找一处酒肆歇息,等何相回府再作打算。”
    桓熙压低了声音解释道:
    “假若叔父是何相,是否会因来客在府外久候,不愿离去,而感受到对方的诚意。”
    桓冲无言以对,好半晌才感慨道:
    “也不知道你在病中究竟经历了什么,竟然变得这般聪慧。”
    桓熙得意道:
    “虎父无犬子,父亲是当世英雄,我的资质又能差到哪去,只不过是当初明珠蒙尘,锋芒不露罢了。”
    桓冲也随之笑道:
    “诚如熙儿所言。”
    ......
    何府的马车驶过喧闹的街道,中书监何充端坐在车厢内,闭目养神,只是大脑运转不停,他所烦心的,还是究竟该由何人出镇荆州。
    庾翼病入膏肓,已然时日无多,他已经向从荆州送来奏表,希望以其次子庾爰之继任。
    但于公于私,这都是何充不能接受的,不提两家人的仇怨,荆州是国家的西面门户,怎能用一乳臭未干的白面少年镇守。
    此前庾亮、庾翼在荆州兄终弟及,如今,何充决不允许他们父死子继。
    可庾家在荆州经营多年,又怎会甘心放弃权力,稍有不慎,只怕又是一场叛乱。
    何充明白,要想否决庾翼的奏请,就需要找到一个能够服众的人选。
    不仅朝臣们无法非议,又能够震慑庾氏,使他们不敢反叛,只能交出荆州。
    可何充麾下实在找不到这样一个人。
    就在何充为此烦心的时候,马车放缓了速度,亲信隔着车帘禀告道:
    “家主,有两位公子正在府外等候。”
    何充嗯了一声,当马车停稳,他撩开车帘走了出来,何充并不认识来客。
    毕竟他与桓温并非通家之好,又怎会认得桓温家中子弟。
    只是那少年与南康长公主在眉眼间颇有几分相似,让他觉得眼熟。
    好在此前接待桓家叔侄的管事早早等候在路边,他将何充搀扶下来,恭敬递上拜帖,提醒道:
    “二人之中,年纪稍长之人自称是徐州刺史桓公之弟,年少之人则是桓公之子,他们已经等候家主多时。
    “老奴让他们找地方歇歇脚,他们不愿离去,请他们入府等候,也不肯挪步。”
    何充恍然大悟,原本还略显浑浊的眼神霎时间来了精神。
    第(2/3)页